沙画的流动性强,变化性大,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,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性的、创造性的思维品质,满足了幼儿积极探究、主动尝试的愿望,我园将这种新兴的活动引入到幼儿园的中,研究沙画艺术走进幼儿园后带给孩子的一些作用。
一、沙画的起源据传是由北京民间老艺人张玉先老先生,从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“景泰蓝”中汲取其精华,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,创造出的工艺品,是近年来兴起的民间手工艺术作品。 而国外的艺术家则通过一种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,利用作画者的手法和那沙子与底部亮光形成的独特影像,给现场观众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,这种独特的沙画表演最早由来自匈牙利的世界著名沙画大师ferenc cako(弗兰克.库科)所创造,把静态艺术变为动态表演,使沙画更富有了生命力。
二、沙子价值的思考
沙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,它黄黄的,小小的,毫不起眼,但它的用途却很大。它不仅是建筑、养殖美化、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,还广泛用于美容、交通、烹饪、军事等方面,更重要的是,它还是幼儿最喜欢的天然材料。沙子纯净无污染,流沙又是随物赋形,千变万化,玩沙自然也就成了孩子最为喜欢的一项活动。当如面粉般一样细腻、润滑的沙子从孩子的指尖滑过时,它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快乐,还有因好奇产生的创造欲望,有效激发孩子审美情趣的萌发,创造力的发挥。同时,它对孩子手眼协调能力、感知觉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。基于这样的思考,为了充分挖掘沙子的教育价值,我园决定以“沙艺术”教育为抓手,为载体,将沙作为教学工具,尝试将沙子引入到幼儿创新等多种能力和个性和谐发展的研究之中,通过教学中以沙为媒介的各种动作、幼儿自主创新意识的启发,形成深入推进沙艺术教育的抓手,为孩子开启一个创意无限的沙艺世界,进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在动作能力、思维能力及审美素养、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。
三、创设丰富、宽松的沙画探究环境
在沙画活动中,教师要扮演好支持者、引导者、合作者的角色,充分的尊重幼儿,鼓励幼儿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,让幼儿在和谐、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沙画的创作和探究,挖掘并培养幼儿参与沙画活动的积极性。活泼型的幼儿主动性强,这样的孩子就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发散想象的练习;内向型的幼儿比较被动,沙画活动中多要等着老师来指导,这样的孩子,我们的老师要给予积极的暗示,提升孩子的自信心。
四、挖掘沙画教学中亮点,鼓励幼儿创作
沙画创作时只需在沙箱上轻轻洒一层沙,就可以用点、揉、抹、洒等动作进行艺术创作。一幅沙画完成后,幼儿可以将原来的沙抹平,继续进行沙画创作。操作方便,满足幼儿创作的欲望。组织大班的幼儿进行《可爱的家园》的绘画活动时,在纸上创作,每个幼儿只能展现自己的一幅图画,而幼儿在沙箱上,则能够创作出3―4幅沙画作品,教师只需用照相机就可将作品记录下来。
幼儿园将沙画和各个领域的教学进行整合,与艺术领域中的绘画活动整合,利用沙箱上来进行创作;与语言领域整合,幼儿将故事,用沙画的形式表现出来,边画边说,锻炼了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五、沙画活动中,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成长表现
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,幼儿在沙画技能逐渐提升的基础上,创造性思维品质也逐渐得到的优化,无论从整体促进还是个体发展上,我们都看到了幼儿的成长表现。
首先,从整体发展上,我们看到了幼儿在沙画活动中,普遍表现出了会观察、善发现、好奇、好问、思维敏捷、有独创性,愿意按受新挑战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。如孩子们变得乐于探索了。如在学习了用“漏”的方法画鸭子后,孩子们还探索发现了用“抹”的方法也能画出可爱的鸭子,如果用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画,“漏”的鸭子是黑羽毛的,“抹”的鸭子是白羽毛的,不同的鸭子在一起玩,真是有趣极了。孩子们更有独创性了特别是大班的孩子,在沙画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他们的最爱,和老师画的不一样是他们与同伴互相比较的热点。
其次,从个体发展上,我们也看到了幼儿个性化的成长表现。沙画活动中,我们十分关注个体的成长表现,并用案例的形式为幼儿记录“成长历程”,在记录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成长主要表现在:幼儿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了,做事也更为专注和有耐心;而且之前提到的制约儿童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的障碍,如缺乏自信、好奇心、勇敢、坚持性等问题,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。以下两个案例就记录了两个幼儿的不同成长表现。
生活是教育的源泉,游戏是快乐的学习,社会是课程的资源。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,把游戏还给孩子,这是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与实践中体会、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感悟。事实证明,幼儿对沙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绘画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,成效是显著的。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保护孩子的创作激情,提高活动兴趣,感受成功快乐,分享同伴喜悦。
1、学习沙画可以得到赏识的眼光,肯定的评价
孩子可以把心里的世界通过沙画的形式展现出来,完成一幅作品,会得到家长的欣赏以及评价。沙画可以使孩子获得快乐。
2、学习沙画可以激发孩子创作能力
在沙画教程中多去选择孩子熟悉的儿歌和感兴趣的故事题材,多欣赏他人的作品,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,能不断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浓厚兴趣。
3、学习沙画可以体会沙画的乐趣
沙画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对绘画的感觉,以及体验沙画带来的乐趣都是对孩子有身心的好处。
4、学习沙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
在培养孩子沙画艺术的同时提供其他综合素质。通过自导、自演、自画、自我表达等方式培养孩子想象力、创造力专注力、观察力、审美力、表达力、情商力等综合素质。
5、学习沙画可以使孩子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
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,学校老师家长多方的压力,使孩子长期处于学习的压抑过程中。按照心理学的原理,当孩子把压抑在内心的潜意识释放于玩沙子过程中,这种直观的感受会使焦虑、抑郁、不安等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,从而达到有效的心理治疗。
6、学沙画能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,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
小孩子孩子在学习沙画过程中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,自觉地遵守老师讲的沙画规则,表现出极大的耐性和超常的毅力,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。在练习沙画过程中他们逐步领会公正、合群、协作、耐劳等要求,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自制力、坚持性、自觉性等意志品质。
7、沙子的质感还能够刺激和发展儿童的视觉和触觉运用能力,让孩子有机会亲近大自然
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都居住在干净的空间里,缺乏和泥土、水、沙子等自然的接触,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。沙既是固体的,又是流体的,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,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,从本质上满足了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。
8、学沙画可以有效锻炼孩子大脑发育,锻炼孩子左右手协调配合能力
沙画很多时候都运用左右手的配合,对于孩子未完全发育的大脑的协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。
9、学沙画能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,并能掌握一技之长
沙画是国内最新的艺术门类,孩子在沙画表演过程中,会萌生荣誉感和自信心,对孩子的健康心理成长有极大的好处。